利济桥亭诗

大夫官业世所惊,老觉轩冕非真荣。 斯文自属吾党事,正恐无路逃虚名。 生犹不见皇甫谧,死岂肯投刘禹锡。 茂陵一幅入汉宫,世间共怪无遗帙。 哀哉若人用意深,自言身作鹤鸣阴。 著书遗子千万轴,人初笑我籯无金。 万仞磨崖刊好语,那知百年苍藓污。 尔来夜夜虹贯天,山下居民未知处。 周诗不列石鼓歌,后世恐叹遗羲娥。 于今购市完家集,野老何知亦摩挲。 川流可平石可腐,只此杀青垂万古。 五百骊珠固已奇,插架不知犹几许。 公今未暇归田庐,且当驱童晒蠧鱼。 不辞借取车连轸,要读人间未见书。

译文:

这位大夫的为官业绩让世人惊叹,可到了老年,他觉得官位爵禄并非真正的荣耀。 做文章、传承文化本就是我们这些人的分内之事,只是担心自己无法逃脱那虚假的名声。 活着的时候,就像无缘得见皇甫谧那样的贤才;死去之后,又怎肯像刘禹锡那样留下遗憾。 茂陵有一幅珍贵的书卷被收入了汉宫,世间人都奇怪为何没有留下副本。 可悲啊,这人用心良苦,自己说要隐居在鹤鸣山的幽僻之处。 他著书留给子孙成千上万卷,起初人们还笑话我,说我竹篮里没有金子(没有钱财)。 那高耸山崖上刻着美好的文字,谁能料到百年之后会被苍藓所污损。 近来夜夜有虹光贯穿天空,山下的居民却不知这奇异现象的缘由。 《诗经》里没有收录石鼓歌,后世恐怕会叹息错失了日月般珍贵的篇章。 如今四处搜集购求,让他家的文集得以完整,就连乡野老人也摩挲着这些书籍,满是好奇。 河水可以被填平,石头可以被腐蚀,但只有这些用竹简写成的文字能流传万古。 五百篇如骊珠般珍贵的文章已然让人称奇,书架上不知还有多少这样的佳作。 您如今还没闲暇回归田园,那就暂且驱使童子晒晒那些被蠹虫侵蚀的书籍吧。 我不怕路途遥远,借车一辆接着一辆,就是要读这人间难得一见的好书。
关于作者
宋代韩驹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