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牧庵禅师持公见贻一首

衲底摩尼直万金,半生空探九渊寻。 波离忏罪何名罪,老可安心不见心。 碧涧寒泉流自古,斋厨煮菜味常今。 牧庵已断人牛迹,纯白何妨黑半侵。

译文:

这首诗比较富有禅意,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僧衣底下藏着的摩尼宝珠价值万金,可我半生都白白地在深渊中探寻它。 波离忏悔罪过,可究竟什么才算是真正的罪过呢?达摩祖师让慧可安心,却不见有一个可安的心。 碧绿山涧里的寒泉从古至今流淌不息,寺庙斋厨里煮的青菜味道也一直和现在一样。 牧庵禅师已经断绝了人牛的踪迹(寓意超脱世俗),即便有一半黑色的侵扰,那又何妨,本质依旧可以是纯净洁白的。 这里解释一下,“摩尼宝珠”在佛教中象征着佛性、智慧等;“波离”是佛教中一位曾犯戒后又忏悔的人物;“老可安心”指达摩祖师与慧可的典故,慧可向达摩求安心法门;“人牛迹”代表世俗的种种踪迹。整体这首诗围绕禅理展开,传达了对佛教修行和心性的思考。
关于作者
宋代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