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萧泷庙

泷江欲度虹为桥,泷涛舂撃蛟鱼跳。 泷头有庙非一朝,泷民犹传神姓萧。 殿脚插入白鹭腰,青原舞翠挹岧嶤。 朱甍日出烟雾消,碧瓦不动磨青瑶。 忽然飞电掣紫霄,天为借怒生奇飚。 游龙挥雨洗泬寥,桂花堕落香云飘。 百年古木号鼍能,击鼓变化鸾吹箫。 官艘贾舶胆欲焦,庙前泊橹不敢摇。 楚词跪奠设浆椒,泷之灵兮或可招。

译文:

我打算渡过泷江,眼前彩虹仿佛化作了一座桥横跨江面,泷江的波涛相互撞击,浪涛翻涌好似蛟龙和鱼儿在跳跃。 泷江的源头有座庙宇,它存在已不止一朝一夕,当地的百姓口口相传,说庙里供奉的神姓萧。 庙宇的殿脚好像插入了白鹭的腰身一般,与周边景色相融,青原山翠色舞动,好似在向高耸的山峦拱手行礼。 太阳升起,照在庙宇朱红色的屋脊上,缭绕的烟雾渐渐消散,碧绿色的瓦片平整光滑,就像打磨过的青玉。 突然间,闪电划破紫色的天空,老天仿佛借此发怒,生出了奇异的狂风。 游龙在天空中翻腾,挥洒雨水清洗着空旷的天空,桂花纷纷坠落,好似带着香气的云朵在飘荡。 百年的古树发出如同鼍龙鸣叫的声音,那声音就像有人击鼓,还伴随着如鸾鸟吹箫般的声响。 官家的船只和商人的船舶上的人都吓得胆战心惊,只能把船停泊在庙前,连船橹都不敢摇动。 我依照楚地的习俗,跪着祭奠,摆上酒浆和花椒,希望泷江的神灵或许能被我招来庇佑。
关于作者
宋代王庭珪

王庭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