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陂行

安成城头乌夜宿,啼乌未起鸡登木。 倾村入城来送君,马首摩肩袂相属。 但有庞首不识名,何物老翁出山谷。 老翁持酒前致词,家住西村大江曲。 大江两岸皆腴田,古有寅陂置官属。 自从陂废田亦荒,官中无人开旧渎。 公沿故道堰横流,陂傍秔稻年年熟。 今年虽旱翁不忧,田头已打新舂谷。 谁云此陂会当复,老父曾闻两黄鹄。 嗟哉如君不负丞,躬行阡陌劝农耕。 监司项背只相望,风谣满路胡不听。 胡不听,寅陂行,为扣天阍叫一声。

译文:

安成城的城头,乌鸦在夜里栖息。乌鸦还没开始啼叫,公鸡就已经跳到了树上打鸣。 整个村子的人都涌进城里来为您送行,大家紧紧围在马前,肩膀挨着肩膀,衣袖连在一起。 人群中有许多面孔陌生叫不出名字的人,不知道从哪个山谷里走出一位老翁。 老翁拿着酒走上前来致辞,说自己家住在西村那大江转弯的地方。 大江两岸都是肥沃的田地,古时候这里有寅陂,还设有专门管理的官员。 自从寅陂废弃,田地也跟着荒芜了,官府里没有人去疏通旧的水渠。 您沿着旧有的河道筑起堤坝,拦截水流,陂塘旁边的粳稻年年都能丰收。 今年虽然遭遇了旱灾,可我一点也不发愁,田头都已经打好新舂的稻谷了。 谁说这寅陂不会再恢复往日的生机呢,我这老头子曾经听两只黄鹄说过这样的话。 哎呀,像您这样的官员,真是没有辜负县丞这个职位啊,亲自走在田间小路上鼓励农民耕种。 监察部门的官员们一个接着一个,可这满路的称赞歌谣他们怎么就听不见呢。 怎么就听不见呢?听我这《寅陂行》,我真想敲响天帝的宫门为您喊上一声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庭珪

王庭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