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向宣卿往衡山兼寄胡康侯侍讲

海内甲马未尽休,豪英为时当出谋。 天生奇才必有用,何乃相率居岩幽。 胡公人品今第一,汗漫久作朱陵游。 朱陵窟宅倚苍翠,此公招隐安可留。 九庙今谁起颓压,四方正尔烦诛求。 我闻昔时元刺史,舂陵地分天子忧。 少陵作诗颂其事,至今人传元道州。 公为道州绩尤伟,谁为再作舂陵讴。 孤城疲卒捍狂贼,高论力诋庸儿羞。 安得如公数十辈,参错天下为邦侯。 京洛腥膻不难扫,潢池寇孽不难收。 愿公早请尚方剑,先斩佞臣张禹头。

译文:

如今四海之内战事尚未停歇,豪杰英雄们正应当为了时势出谋划策。上天孕育出的奇才必然会有其用武之地,可为何大家却都相继隐居在深山幽谷之中呢? 胡公的人品在当今堪称第一,他长久地逍遥自在地在朱陵游玩。朱陵的洞府宅舍倚靠在葱郁的青山之间,然而如今国家有难,他这样的贤才哪能一直隐居下去呢。 皇室宗庙如今谁能扶起那倾颓的局面,天下四方正被繁重的赋税征敛所困扰。我听说从前的元结刺史,在舂陵这个地方为天子分忧。杜甫曾写诗赞颂他的事迹,至今人们还传颂着元道州的美名。 胡公在道州的政绩尤为卓越,可如今又有谁能再为他创作像《舂陵行》那样的赞歌呢?他曾凭借一座孤城和疲惫的士卒抵御狂贼,他那高明的言论让那些平庸之辈羞愧不已。 怎么才能有数十个像胡公这样的人,分布在天下各地担任州郡长官呢。若是如此,京城洛阳的敌寇不难扫除,那些造反的盗贼也不难收服。 希望胡公能早日向朝廷请得尚方宝剑,先斩杀像张禹那样的奸佞之臣。
关于作者
宋代王庭珪

王庭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