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韵酬刘美中

笔势斓斑如虎卧,何止风流盖江左。 新诗吟出鸾鳯音,晓莺未啼春欲破。 始知李白飘然思,俊语天成安用些。 凤箫声不类人间,玉管定非人所作。 可怜洛下书生冷,雷转空肠发清饿。 终日长哦学不成,掩鼻皱眉相赞佐。 与公并辔且西游,举扇勿忧尘土涴。

译文:

你的笔力雄健、文采斐然,就像猛虎卧伏一般气势不凡,你的风流才情远远超过了江南一带的文人雅士。 你新创作的诗歌,那美妙的韵律如同鸾凤的鸣叫声一样动听,仿佛在清晨黄莺还未啼叫时,就已将春天的生机唤醒。 我这才明白,你有着像李白那样潇洒飘逸的才思,那些俊美的诗句自然天成,哪里需要什么雕琢之词呢。 你诗歌的音韵就如同凤箫之声,不像是人间所有,那精妙的程度,这诗一定不是凡人能够创作出来的。 可惜啊,洛阳那些迂腐的书生们,腹中饥饿,只能空发一些清瘦的感慨,就像雷声在空荡荡的肠胃中滚动。 他们整日里高声吟诵,却始终学不到作诗的真谛,还互相掩鼻皱眉,装作欣赏的样子互相吹捧。 我愿与你并驾齐驱一同向西游玩,不用担忧扬起的尘土会弄脏我们的衣衫。
关于作者
宋代王庭珪

王庭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