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弃官累年刘元弼作诗见勉次韵奉谢

我生寡结交,论议谁与质。 愤气不可蟠,龙蛇走鬰律。 少年学奇字,费力弄纸笔。 不读五千卷,亦慕入此室。 腰间插櫑具,谈兵尤纵逸。 时方用巨人,顾我何品秩。 往年承平久,出师无纪律。 群盗尚纵横,岂但开边失。 皇威振海岱,戈甲耀霜日。 自可扫欃枪,掩耳惊雷疾。 故人起闾巷,宿昔登近密。 声焰动四方,风云生咤叱。 犬羊犹烂漫,氛气何时毕。 感公赠以言,欲往非俦匹。 此事恐不免,高卧安敢必。

译文:

我这一生很少与人交往,观点和见解又能和谁去探讨、斟酌呢?心中的愤懑之气无法压抑,就像那龙蛇游走,充满了力量。 年少的时候我学习奇僻的文字,在纸笔间费了不少功夫。就算没有读过五千卷书,我也渴望能进入学问的殿堂。 我腰间插着櫑具这种剑,谈论兵法的时候尤其肆意洒脱、无拘无束。当时朝廷正重用那些有大才的人,看看我,又算什么品级呢。 前些年天下太平的日子久了,军队出兵作战没有纪律。各路盗贼还在肆意横行,这哪里只是开拓边疆失利的问题啊。 如今皇上的威严震动了海岱地区,兵器铠甲在霜日下闪耀着光芒。自然能够扫除那些叛乱的势力,就像听到惊雷赶紧掩耳一样迅速。 我的老朋友从民间崛起,不久前就进入了皇帝身边亲近、密迩的官职。他的声势和威望震动四方,一声呼喊就能风云变幻。 可那些敌人还在嚣张作乱,这战乱的氛围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感激您赠诗来勉励我,可我想去有所作为却没有合适的同伴。 这投身世事恐怕难以避免,我又怎么敢肯定自己能一直隐居高卧呢。
关于作者
宋代王庭珪

王庭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