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折枢密题向萍乡莞尔堂

器远无近用,弦歌只暂娱。 从来赵魏老,或为滕大夫。 昔时武城宰,其人骨已徂。 牛刀发新硎,夫子辄惊吁。 向侯本学道,与世疑阔疏。 拥䌷听衙鼓,庭下一事无。 不为赫赫名,诡众以自殊。 催科虽云拙,于今乃贤欤。 夫子傥无言,黑白共一区。 家有治县谱,不饮常晏如。 棠阴决民讼,松间读我书。 飞蝗避境土,野鹤驯阶除。 堂上盛宾客,不减陈赵予。 新诗播京邑,异世乃同途。 振辔若登仙,身轻衣六铢。 云间候飞驭,君驾何时迂。

译文:

这是一首唱和诗,为和折枢密题向萍乡莞尔堂之作,下面是较为流畅的现代文翻译: 有大才之人不会只做眼前小事而被短时间任用,就像弹琴唱歌也只是暂时的娱乐。从古至今,像赵国、魏国的老臣贤士,也可能会去担任滕国这样小国的大夫。 过去武城的长官子游,他的尸骨早已化为尘土。可当他用宰牛的刀(大才)治理小地方,刚一展身手,夫子(孔子)就惊叹不已。 向侯您本是潜心学道之人,与这世俗看起来有些格格不入。您拥着棉被听着衙门的鼓声,公堂之下太平无事。您不追求显赫的名声,不搞那些哗众取宠、标新立异的事。虽然催缴赋税等俗务您做得不太在行,但在如今这世道,这反而成了您贤能的表现啊。 如果没有您这样的人说话、做事,这世间黑白都要混淆不分了。您家有治理县邑的好方法,不酗酒,常常能泰然自若。您在甘棠树下为百姓决断诉讼,闲暇时在松间悠然读书。您治理有方,连蝗虫都避开您的辖境,野鹤也温顺地停在台阶前。 您的厅堂上常常宾客满座,和当年陈寔、赵咨府上一样热闹。您的新诗在京城广泛流传,虽然时代不同,但您的行事作风和古代贤士殊途同归。 您要是策马前行就如同登仙一般,身轻得好似只穿着六铢的衣服。我在云间等候您的飞车,不知您的车驾何时能绕道来我这里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庭珪

王庭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