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贺魏彦成郎中

扶桑日出天开关,江南太守初赐环。 鸳行旧班三尺脚,踏他龙尾回天颜。 是日奏对惊众目,措国不动安如山。 为郎画省非常调,民曹金谷徒烦要。 江淮久鬰鸾凤姿,一飞宜上青云表。 政使垂绅坐庙堂,南北封疆谈笑了。 君不见河南魏弱翁,治行声闻九天上,汉室中兴拜丞相。

译文:

太阳从扶桑之地升起,天门缓缓开启,江南的太守刚刚被召回朝廷。 您曾经在朝班中就如同鸳鹭般排列整齐,有着出众的身姿,那稳稳的步伐踏上龙尾道去面见天子。 那日您在朝堂上奏对,言语惊人,让众人都刮目相看,您为国家出谋划策,能让国家安稳得如同山岳一般。 担任郎官在尚书省任职并非是普通的调任,掌管民政和钱粮事务只是繁琐而重要的工作。 您这鸾凤般的风姿在江淮之地长久被压抑,如今一飞必定要直上青云之上。 就算是让您在朝堂之上垂着衣带、端庄地坐着处理政务,那南北的边疆事务谈笑间就能处理妥当。 您难道没看到那汉代的魏相魏弱翁吗?他的政绩和声誉传到了九天之上,在汉室中兴之时被拜为丞相。
关于作者
宋代王庭珪

王庭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