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郡守生辰二首 其二

鹊印铜钩几世传,门中人物自超然。 高文大笔无双誉,紫府丹台第一仙。 会见黄眉三洗骨,谩劳青史再编年。 西林恐未容归隐,将有追锋下九天。

译文:

这并不是一首古诗词,而是一首祝寿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较为通俗的现代汉语: 那象征着高官职位的鹊印和刻有铜钩篆文的官印,已经在您家族传承了好几代啦,您家族中的人物自然都是超凡出众的。 您有着卓越的文采和绝妙的笔触,在文坛获得了独一无二的赞誉,您就如同那紫府、丹台中的第一等仙人一样厉害。 我们都期待着您能像传说中黄眉翁那样经历三次洗骨获得超凡的仙寿,也就不用劳烦青史再去为您的事迹单独编年记载了,因为您的功绩和名声早已赫赫。 西林这个地方恐怕还不能容您归隐呢,朝廷很快就会如同降下九天的追锋车一般,再次征召您去为国家效力。
关于作者
宋代王庭珪

王庭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