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墩

风流谢文静,世俗未可屈。 但怪东山云,肯为老桓出。 谁知奸雄心,本自畏豪逸。 君看新亭会,此意未易诘。 坦之独何者,手版遂倒执。 烦公挥猬湏,谈笑安晋室。 暮年淝水师,逆虏甚窘急。 幅巾棋局间,百万一战袭。 功名亦余事,聊为儿辈立。 平时诮虚旷,闻此自羞涩。 万古终悠悠,客意颇萧瑟。 忍看西州门,更作羊昙泣。

译文:

东晋时期那风度潇洒、文雅不凡的谢安,世间的俗务根本无法使他屈服。人们都奇怪,那隐居东山、寄情山水的谢安,怎么肯为了桓温而走出山林,出来做官呢? 谁能想到,心怀不轨的桓温,其实内心是畏惧谢安这样豪迈潇洒之人的。你看新亭会那次,谢安的心意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探究明白的。 当时郗超藏在帐后偷听,谢安的一番话让郗超吓得手版都拿倒了。多亏谢公挥动着他那如同刺猬毛般刚硬的胡须,谈笑间就稳定了东晋的局势。 到了晚年,在淝水之战中,入侵的敌军陷入了极为窘迫危急的境地。谢安依旧头戴幅巾,从容地在棋局之间指挥作战,一举击败了苻坚的百万大军。 对于谢安来说,建立功名不过是顺带的事情,他只是为了给后辈们树立榜样。那些平日里讥讽谢安崇尚虚静旷达、不务实际的人,听了这些事迹应该感到羞愧。 时光悠悠,万古更迭,我这个游客的心意难免感到凄凉萧瑟。我不忍心看到西州门,因为这里会让人想起羊昙对谢安的悲泣啊。
关于作者
宋代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