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郭宰题妙香寮

香严参鼻观,可受郢人斤。 谁能论许事,且炷松炉薫。 借此沈水力,侑我棐几文。 小阁亦窈窕,青烟散敷纷。 与人共婆娑,此意良殷勤。 恨无博山赋,可写蜀锦纹。 老人住江东,来作江西云。 江湖渺归思,先弟无余芬。 焚香此幽事,此外何所欣。 如人嗜昌歜,岂复思膻荤。 令君出新语,种学窥多闻。 但恐燕寝句,颇惭韦使君。 更当宿残火,薄雾看氤氲。

译文:

在这首诗里,诗人围绕妙香寮展开了诸多感慨与联想。以下是它翻译成较为流畅的现代汉语: 香严禅师通过鼻观来参禅悟道,就好像能接受郢人挥动斧头那样精准的点化。可如今有谁能真正去谈论这些禅理之事呢?不如暂且在松炉里点上熏香。 凭借这沉香散发的力量,来陪伴我在棐木几案前写文章。小小的楼阁也十分幽深美好,炉中的青烟袅袅散开。 这香烟仿佛能与人一同徘徊相伴,这份情意真是深厚而恳切。只可惜我没有像写《博山香炉赋》那样的才华,不能描绘出如同蜀锦花纹般美妙的景象。 我这个老人本居住在江东,如今来到江西,就像一朵浮云飘荡至此。望着江湖,心中涌起了悠远的归乡思绪,而先去的弟弟已没有什么声名留存。 在这幽静之处焚香,实在是一件雅事,除此之外我也没有其他更能让自己欣喜的事了。就好像有人偏爱昌歜的味道,哪里还会再想着膻荤之味呢。 郭宰您写出了新颖的话语,努力学习,见识广博。只是我担心您在燕寝中所作的诗句,会比不上当年的韦应物韦使君。 在未来,您还可以守着那尚未熄灭的残火,看着炉中薄雾般的香烟弥漫缭绕。
关于作者
宋代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