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刑部 其一

西汉于张手,传家旧得名。 金科惟尚恕,棘寺每持平。 丹笔流余庆,朱轓蔼政声。 他年门下客,接武位秋卿。

译文:

这首诗是用来悼念刘刑部的。下面是它的现代汉语翻译: 在西汉时期,于公和张释之那样的执法贤臣(这里把刘刑部比作他们),刘家这一门传承家风,向来就美名远扬。 您秉持着法律条文,心怀宽恕之道,在大理寺任职时(“棘寺”代指大理寺),总是能够公平公正地处理案件。 您用朱笔(古代记录罪犯的笔)书写判决,让善德和福气得以流传延续;您乘坐着朱轓车(官员所乘之车),所到之处都洋溢着您良好的执政声誉。 在未来的日子里,您门下那些受到您教诲的弟子们,也会沿着您的足迹,相继担任像您这样掌管刑狱的重要官职。
关于作者
宋代李正民

李正民,字方叔,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入宣城学,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明嘉靖《惟扬志》卷一九)。曾知吉、筠、洪、温、婺、淮宁等州府。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知陈州时,为金人所执。十二年和议成,放归(《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八)。回朝后,历任给事中、礼部、吏部侍郎、中书舍人等职。官终徽猷阁待制(清康熙《扬州府志》卷二三)。有《大隐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卷,其中诗四卷。 李正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