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邑少交游相见者以为言故作此诗

结友观光少壮年,一时英俊与周旋。 曳裾璧水三千士,接武瀛洲十八贤。 夜对短檠愁不寐,朝飡苜蓿叹无钱。 如今只欲藏形影,槁木寒灰学坐禅。

译文:

在年少和壮年的时候,我结交朋友、外出游历增长见识,与当时那些杰出又聪慧的人相互交往应酬。 我曾像当年邹阳等人那样,置身于众多有才学的学子之中,和那三千太学生一起在太学求学;也曾像唐太宗时的十八学士一样,跟随在贤才们身后,相互学习。 夜晚对着矮小的灯架,我满心忧愁难以入眠;早上只能吃着苜蓿这类粗劣的食物,叹息自己身无钱财。 如今我只想把自己的形影隐藏起来,像枯木和冷灰一样,学那参禅打坐,不问世事。
关于作者
宋代李正民

李正民,字方叔,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入宣城学,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明嘉靖《惟扬志》卷一九)。曾知吉、筠、洪、温、婺、淮宁等州府。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知陈州时,为金人所执。十二年和议成,放归(《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八)。回朝后,历任给事中、礼部、吏部侍郎、中书舍人等职。官终徽猷阁待制(清康熙《扬州府志》卷二三)。有《大隐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卷,其中诗四卷。 李正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