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夜有小偷迨晓而获志宏戏以诗来次其韵

夜半偷儿亦可怜,乘虚欲负壑中船。 银杯羽化方搜箧,绣被风飘遽返毡。 妄意室中真有道,夺从虎口岂徒然。 贪夫一笑心为咎,举体空能发爱涎。

译文:

这首诗标题里“十三夜”指某个十三日的夜晚,“迨晓”是到天亮的意思,“志宏”可能是作者友人,整体来说这是一首和友人唱和之作。以下是翻译: 这半夜出来行窃的小偷也真是够可怜的,趁着大家都熟睡、防备空虚的时候,想着要偷走那停在沟壑中的小船。 就像银杯突然消失不见(这里可能是说小偷以为能轻易得手财物),小偷正在翻箱倒柜地搜寻财物,可没想到,就如同绣被被风吹走一般,他很快就被抓住,到手的东西也像那被风刮走的毡子一样又失去了。 这小偷还妄想这屋子里真有什么好宝贝,可从他这“虎口”把东西夺回来,又怎么会是白白费力呢。 这贪婪的家伙(小偷)以为能得逞而一笑,这贪心其实已经让他犯下过错了,他整个身体好像就只知道因为贪念而流口水了。
关于作者
宋代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