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成彦病以诗来问所以治病者作诗答之

四大假合初不真,筋脉纒络相依因。 □□□□类芭蕉,须叟变灭如浮云。 风寒暑湿起众疾,痛楚展转劳吟呻。 医工对治巧用药,分别佐使甘酸辛。 须知病者谁受病,其中必有不病人。 于斯荐取自调伏,沈疴消散如埃尘。 本来面目只一体,安用更分精与神。 欲识其中不病者,即是毗卢清净身。

译文:

人体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假合而成,原本就并非真实的存在,筋脉相互缠绕、彼此关联,依靠这种关系维持着身体。 人的身体就如同芭蕉一样(层层包裹却并无实质),瞬息之间就会变化消逝,好似天空中飘浮的云朵。 风寒暑湿这些外界因素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疾病,患病之人痛苦不堪,辗转反侧,只能不断地呻吟哀叹。 医生针对病症巧妙地使用药物,仔细区分药物的佐使搭配,运用甘、酸、辛等不同性味的药材来治疗。 要知道,虽然人得了病,但要思考是谁在承受这病痛呢,在人的身体之中必然有不受病扰的部分。 如果能从这里去领悟并自我调节、降服烦恼,那么严重的疾病就会像尘埃一样消散。 人的本来面目其实是一个整体,哪里还用再去区分所谓的精与神呢。 要是你想知道身体中那个不受病扰的存在是什么,那其实就是如同毗卢遮那佛一样清净无染的法身啊。 需要说明的是,诗中有一处缺字(□□□□),由于没有更多信息,无法准确还原其内容,在翻译中只能根据整体诗意做合理推测。此诗蕴含着一定的佛教哲理思想,结合了对人体、疾病以及精神层面的思考。
关于作者
宋代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