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刹皆以石渠道水有至十余里者感之赋诗

庐阜秀江南,凝结尽云母。 泉源乃云腴,甘冽固其所。 悬为瀑布垂,蹙作龙鸾舞。 交流涧谷中,厥味皆钟乳。 僧坊有能事,致远劳汲取。 凿石为通渠,计里不计步。 回环绕山麓,髙下映簷庑。 蜿蜿虹腰转,溜溜螭头吐。 沛然饮濯余,灌溉及园圃。 谁将创物智,作此济众祖。 暂劳逸则永,心一力乃举。 岂惟小物然,万事尽如许。 吾道何其衰,寤寐慨思古。

译文:

庐山秀丽冠绝江南,山上的岩石仿佛都是由云母凝结而成。那山间的泉水,如同天上的云脂一般,甘美清冽本就是它应有的特质。 泉水从高处悬挂而下,形成瀑布垂落,水流急促时,好似蛟龙和鸾鸟在翩翩起舞。它们在山涧和峡谷中交错流淌,这泉水的滋味,就如同钟乳石滴下的水一样珍贵。 寺庙里的僧人很有办法,为了把远处的泉水引来,不辞辛劳地去汲取。他们开凿石头做成水渠,只按里程来规划,而不只是看步数的长短。 水渠回环曲折地绕着山麓流淌,高低错落,与屋檐和廊庑相互映衬。它像蜿蜒的彩虹腰一样弯曲,又像螭龙头一样源源不断地吐出水来。 有了这充沛的泉水,人们不仅可以畅快地饮用和洗漱,还能用它来灌溉园圃。是谁拥有创造事物的智慧,做出了这样造福众人的举措呢? 虽然一开始开凿水渠很辛苦,但换来的是长久的便利。只要心意坚定,力量就能汇聚起来完成这件事。 这不只是小事是这样,万事万物都是如此道理。如今我的理想和主张是多么的衰败啊,我日夜感慨,思念着古代那些有智慧、能成事的人。
关于作者
宋代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