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中秋咏月

玉籥秋初半,冰轮岁有期。 苦吟含翰久,清宴下楼迟。 雁怯波光动,蛩愁叶影危。 烘帘频卷押,温酎旋凝澌。 皎外蟾生滴,寒中桂有枝。 星文藏熠燿,露彩见华滋。 苑静疏萤湿,巢空惊鹤移。 渐穿鸣瑟幌,偏鉴读书帷。 蒙谷徒催晓,纤阿莫放亏。 陈王收妙舞,疑待仲宣辞。

译文:

在丙寅年中秋这个时节,刚刚进入秋季的一半,那如冰似玉的月亮,每年都如期而至。 我苦苦吟诗,握着笔杆思索了许久,这清雅的宴会结束后,我下楼都晚了些。 大雁似乎害怕那波光的晃动,蟋蟀也仿佛在忧愁树叶影子的倾斜。 我频繁地卷起压着帘子的物件,温热的美酒很快就凝结成了薄冰。 明亮的月光下,蟾蜍似乎在滴着寒露,清冷之中,桂树的枝桠清晰可见。 星星的光芒被月光掩盖,失去了闪耀,露珠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润泽华美。 园林寂静,稀疏的萤火虫翅膀被露水打湿,鸟巢空了,惊起的鹤也飞离了。 月光渐渐穿过弹奏着瑟的帷幕,特别清晰地照在读书人的帷帐上。 蒙谷的光线虽然催促着黎明到来,但我多么希望纤细的月轮不要亏损啊。 就像当年陈王曹植举办盛会收罗美妙的舞蹈,我猜想他也是在期待像王粲这样的才子写出绝妙的辞章,而此刻这美好月色下,也似乎等待着有人能留下佳作。
关于作者
宋代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