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史馆吕相公九日偶成

凤阙千门制不奢,上公精意在朝家。 重阳蜜饵承班诏,西苑璆樽辍泛花。 萧相未央功已半,汉皇宣室宴非赊。 由来位极妨行乐,目断黄垆酒旆斜。

译文:

### 译文 皇宫的千门万户建筑规制并不奢华,吕相公您精心操劳都放在了朝廷国家上。 重阳节时,您承接皇帝按品级颁布的诏书,享用着赏赐的蜜饵,却停下了去西苑持着美玉酒杯赏菊饮酒的雅事。 就像当年萧何营造未央宫已成就了一半的功勋,如今您也在朝廷建立着卓越的功绩;又似汉文帝在宣室殿设宴那样,皇帝对您的恩宠和倚重近在眼前。 自古以来,人一旦身居高位就会妨碍尽情行乐,您只能望断那酒店前斜斜飘扬的酒旗,无法像普通人一样自在畅饮。 ###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别人诗作的原韵和用韵次序来和诗。 - **凤阙**:汉代宫阙名,这里代指皇宫。 - **上公**:对吕相公的尊称,一般指位高权重的大臣。 - **蜜饵**:用蜜和米面制成的糕饼,重阳有吃糕的习俗。 - **班诏**:颁布诏书,这里指皇帝按品级给大臣赏赐的诏书。 - **璆(qiú)樽**:美玉制成的酒杯。 - **泛花**:指重阳节饮菊花酒的活动。 - **萧相未央**:萧何主持建造未央宫,这里用萧何的典故来比喻吕相公的功绩。 - **汉皇宣室**:汉文帝曾在宣室召见贾谊,这里用此典故表示皇帝对大臣的重视和恩宠。 - **黄垆**:指酒店。 - **酒旆(pèi)**:酒旗。
关于作者
宋代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