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五老图

始同优烈晚同闲,五福俱全戴角冠。 典午山河遵大道,调元宗社对穹桓。 羌夷谁敢窥中夏,朝士猜疑畏岁寒。 肱股赓歌遗韵在,惟吾后进祇膺看。

译文:

这首诗作者胡瑗是北宋人,并非明代。以下是将这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当初大家一同怀着忧国之心、秉持着高尚的节操努力奋斗,到了晚年又一同过上闲适的生活。这五位老者五福都已完备,头戴象征着身份的角冠。 在晋朝(典午指代晋朝)的山河大地上,他们遵循着大道行事,在朝廷中调和阴阳、辅佐国家,面对国家的重要事务就如同面对巍峨的高山一样沉稳担当。 有他们在,那些羌夷等外族势力谁还敢窥视我们中原大地呢?然而朝廷中的一些官员却心怀猜疑,畏惧他们如松柏般在岁寒中坚守的品格。 他们作为朝廷的重要大臣,相互唱和的美好诗篇所遗留下来的韵味还在流传。而我们这些后辈,只能满怀敬意地瞻仰他们的事迹和风范啊。
关于作者
宋代胡瑗

(93—1059)宋泰州如皋人,一作海陵人,字翼之,世称安定先生。以经术教授吴中。仁宗景祐初,更定雅乐,以范仲淹荐,与阮逸同校钟律,分造钟磬。后教授湖州,弟子数百人,教学有法,规章制度悉备。庆历中兴太学,即取其法。皇祐中,迁国子监直讲,其徒益众,礼部取士,其弟子十居四五。嘉祐初,擢天章阁待制,仍治太学。以太常博士致仕。有《周易口议》、《洪范口义》、《皇祐新乐图记》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