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都峤山灵景寺

清晨游栖真,薄暮宿灵景。 山空松桂香,云细泉石冷。 髙崖敞飞簷,象纬逼参井。 惜无娟娟月,散此林下影。 夜阑风露寒,岩曲灯耿耿。 疏钟响嵌窦,客枕发深省。 却随猿鸟起,再上翠微顶。 道人山后来,眸子颇清炯。 试询龙虎诀,妙意默已领。 我生忧患余,半世泛萍梗。 脱身鲸海中,扫迹方自屏。 愿从稚川游,薪水事丹鼎。 庶资刀圭力,少使桑榆永。 胡尘暗中原,静谧惟五岭。 渺然炎荒地,自绝羽书警。 结茅定前缘,幽梦先异境。 上下三洞间,安得田二顷。 携家学庞公,扪虱笑王猛。 采薇与散髪,此志久已肯。 嵇生非吾徒,幽愤醉方醒。

译文:

### 早晨到傍晚 清晨时分,我去游览栖真之处,到了傍晚就投宿在灵景寺。山间空寂,弥漫着松桂的清香,云朵轻柔,泉水和石头透着清冷。高高的山崖上,寺宇的飞檐轩敞,仿佛天上的星辰(象纬)都紧挨着参宿和井宿。可惜没有那皎洁美好的月亮,来洒下树林间的光影。 ### 夜晚 夜深了,风露透着寒意,山岩的曲折处,灯火闪烁微弱。稀疏的钟声从那山岩的洞穴中传来,躺在客枕上的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 次日清晨 接着,我随着猿啼鸟叫起身,再次登上那翠绿的山顶。有位道人从山后走来,眼眸十分清澈明亮。我试着向他询问修炼的龙虎秘诀,他虽未多言,但我已默默领会其中的妙意。 ### 感慨身世与志向 我这一生历经忧患,大半生都像浮萍断梗一样漂泊不定。如今从凶险的境地中脱身,正打算隐居起来消除自己的行迹。我希望能追随葛洪(稚川)一同游访,做些砍柴汲水侍奉丹鼎的事。或许借助丹药的功效,能让我在晚年多些时光。 ### 时局与隐居愿望 如今胡人的战乱烟尘遮蔽了中原大地,唯有五岭之地还算宁静。这遥远的南方炎荒之地,没有了紧急军事文书的警报。我觉得在此结庐隐居是前世就注定的缘分,清幽的梦境早已带我领略了这奇异的隐居之境。我要是能在这三洞之间拥有两顷田地就好了。我想带着家人像庞德公一样隐居,像王猛扪虱谈天下那样洒脱。我采野菜、披散头发自在生活的志向,早已坚定。像嵇康那样的人不是我所认同的,他心怀幽愤,要靠醉酒才能暂时忘却烦恼,而我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
关于作者
宋代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