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六首 其三

面前一道如弦直,当门不用栽荆棘。 陕府铁牛,昨夜失却尾巴;嘉州大像,不是白拈贼。 赵州南,石桥北。 黄河九曲吞昆仑,大悲院里安弥勒。

译文:

这首偈语具有浓厚的禅学意味,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眼前的道路笔直得就像拉满的弓弦一样,做人行事就无需在自家门前种下荆棘(暗指不必给自己或他人设置障碍、生出烦恼)。 陕州府的铁牛,昨天夜里居然失去了尾巴;嘉州的大佛像,可不能把它看作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贼”(这里“白拈贼”可能是禅语中对看似无端却有深意存在的一种表述)。 在赵州的南面,石桥的北面。 黄河弯弯曲曲,浩浩荡荡,似乎要把昆仑山都吞没;在大悲院里,却供奉着弥勒佛。 需要说明的是,偈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禅理,难以用完全准确的现代汉语表述其全部内涵,上述翻译只是尽量传达文字表面及大致蕴含的意思。
关于作者
宋代释士珪

释士珪(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为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后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珪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