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六首 其一四

释迦弥勒,犹是他奴。 临济德山,是何草芥。 向上一路,荆棘成林。 更欲翻身,堕崖落堑。 总不动著,当处活埋。 生机临时,翻成乱统。 穿耳胡僧葱岭去,夜行踏雪马蹄轻。

译文:

即便是释迦牟尼和弥勒佛,在更高的境界面前,也像是他们的奴仆一样。临济宗的祖师临济义玄和德山宣鉴这样的大德高僧,在这里也不过如同卑微的草芥。 想要追求那至高无上的修行境界,前行的道路上荆棘丛生,困难重重。要是硬着头皮去进一步探寻翻身突破,就好像是从悬崖上坠落深沟,陷入危险的境地。 可要是完全静止不动,安于现状,那也就如同在当下被活埋,失去了修行的生机。 当有了一点修行的生机出现时,要是处理不当,反而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变得混乱无序。 就像那穿耳的胡僧向着葱岭远去,在夜间行走,马蹄踏在雪地上轻快无声,寓意着真正的修行或许要如这胡僧一般,顺应自然,不着痕迹。
关于作者
宋代释士珪

释士珪(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为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后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珪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