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七十六首 其四

拄杖头边无孔窍,大千沙界犹嫌小。 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而今不得妙。

译文:

这根拄杖的顶端好似没有可供穿系的孔窍一般,仿佛它所蕴含的境界极其深邃、不可捉摸。在这看似平常的拄杖之中,整个广大无边、如恒河沙粒般众多世界都显得狭小了,它有着比这大千世界还要广阔、还要深奥的内涵。 那久远以前的毗婆尸佛很早就留意到了这种高深的道理,可即便他如此用心,从他那个时代一直到如今,也未能完全参透其中的精妙。 需说明的是,这是一首禅诗,禅诗往往借助意象来表达禅理,理解可能会有一定主观性,不同人或许有不同解读。
关于作者
宋代释士珪

释士珪(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为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后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珪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