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府学遂谒文翁堂

绿荻负幽隐,髙槐泛轻凉。 各夸一时好,披风互低昂。 讵知五月中,微阴忽催黄。 我行鲁侯宫,独谒文翁堂。 若人骨已朽,道在斯不忘。 遂令蜀文章,照耀日月旁。 世事俱腐臭,斯文真久长。 靡颓能几时,萧条翳墟荒。 富贵岂不好,千载同一塲。 三叹过泮宫,抚已涕自滂。

译文:

绿色的荻草隐藏在幽静之处,高大的槐树间泛起阵阵清凉。它们各自炫耀着当下的美好,在风中相互摇曳起伏。谁能料到在这五月之中,微弱的阴凉忽然催得它们变黄。 我来到鲁国诸侯般规格的学府,独自前往文翁堂拜谒。文翁这个人虽然早已尸骨腐朽,但他所倡导的教化之道却令人难以忘怀。正是因为他,蜀地的文章才得以如日月般闪耀。 世间的功名利禄等俗事都腐朽发臭,唯有这文化和教化之道才真正长久。文化的衰落又能持续多久呢?如今这里萧条冷落,被荒芜所掩盖。富贵难道不好吗?可千年之后也不过是一场幻梦。 我三次叹息着走过学宫,抚摸着自己的身躯,泪水不禁滂沱而下。
关于作者
宋代喻汝砺

喻汝砺(?~一一四三),字迪孺,仁寿(今属四川)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赐学究出身(《舆地纪胜》卷一五八)。钦宗靖康初官祠部员外郎,金人陷汴京,立张邦昌为楚帝,汝砺弃官归邛山之阳,自号扪膝先生。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知果州,五年,知普州,九年,提点夔州路刑狱,十年,知遂宁府,迁潼川府路转运副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六、八五、一三一、一三四、一三七)。十一年罢,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三年卒(同上书卷一四一、一四八)。有集十四卷,刘光祖为之序(《桯史》卷一四),已佚。《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扪膝稿》一卷。 喻汝砺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底本,参校《成都文类》、《全蜀艺文志》等引诗,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