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夏六月,天子视朝久。 凝旒望南云,垂衣思北狩。 如闻帝若曰,岳牧与群后。 贤宁无半千,运已遇阳九。 勿勒燕然铭,勿种金城柳。 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何必羹舍肉,便可车载脂。 土地非所惜,玉帛如尘泥。 谁当可将命,币厚词益卑。 四岳佥曰俞,臣下帝所知。 中朝第一人,春官有昌黎。 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 嘉祐与建中,为政有臯夔。 匈奴畏王商,吐蕃尊子仪。 夷狄已破胆,将命公所宜。 公拜手稽首,受命白玉墀。 曰臣敢辞难,此亦何等时。 家人安足谋,妻子不必辞。 愿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 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 单于定稽颡,侍子当来迎。 仁君方恃信,狂生休请缨。 或取犬马血,与结天日盟。 胡公清德人所难,谋同德协心志安。 脱衣已被汉恩暖,离歌不道易水寒。 皇天久阴后土湿,雨势未回风劳急。 车声辚辚马萧萧,壮士懦夫俱感泣。 闾阎嫠妇亦何知,沥血投书干记室。 夷虏从来性虎狼,不虞预备庸何伤。 衷甲昔时闻楚幕,乘城前日记平凉。 葵丘践土非荒城,勿轻谈士弃儒生。 露布词成马犹倚,崤函关出鸡未鸣。 巧匠何曾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 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 灵光虽在应萧萧,草中翁仲今何若。 遣氓岂尚种桑麻,残虏如闻保城郭。 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 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流遂与流人伍。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上韩公枢密 其一
译文:
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夏六月,皇帝临朝听政已经很久。
他庄重地凝视着南方的云彩,身着帝袍思索着被掳到北方的先帝。
仿佛听到皇帝这样说:“各地的长官与诸侯们啊。
贤才难道就没有像员半千那样的吗?国运已遭遇了大灾难。
不要去想着在燕然山刻石记功,也不要像桓温那样感慨种柳之事。
难道就没有纯孝的臣子,能体会这霜露般的悲意吗?
何必像颍考叔那样以舍肉羹来讽谏,应该立刻准备好车辆出发。
土地不值得吝惜,玉帛如同尘土。
谁能够担当出使的使命呢?带着丰厚的礼物,言辞要更加谦卑。”
四方诸侯之长都齐声说“好”,说臣下之中皇帝您所了解的。
朝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就是礼部的韩公您啊。
您身为百夫中的杰出者,品行足以成为万人的师表。
在嘉祐和建中年间,您为政就如同皋陶、夔龙一样贤能。
当年匈奴畏惧王商,吐蕃尊敬郭子仪。
如今夷狄早已被您的威名吓破了胆,担当出使的使命非您莫属。
韩公您拱手跪拜叩头,在宫殿的台阶前接受了任命。
说:“臣怎敢推辞这艰难的使命,如今是什么样的时局啊。
家人哪里值得去过多谋划,妻子也不必去告别。
我愿仰仗天地的神灵,愿凭借宗庙的威严。
径直带着皇帝的诏书,直入那金国的黄龙城。
单于定会叩首臣服,会派侍子前来迎接。
仁君正依靠信义,那些轻狂之人就别再请缨了。
或许可以取犬马之血,与他们缔结像天地一样长久的盟约。”
胡公您有清廉的品德,常人难以企及,谋略相同、心意协调,内心安定。
您披上朝廷赐予的衣服,已感受到了浩荡的皇恩,离别之歌不必唱出易水那样的凄凉。
天空长久阴沉,大地潮湿,雨势未停,风还在急切地刮着。
车辆辚辚作响,马匹萧萧嘶鸣,壮士和懦夫都感动得落泪。
我这个民间的寡妇又懂得什么呢?只是满腔热血地写信给您的记室。
夷虏向来就像虎狼一样凶狠,做好防备又有什么坏处呢。
从前有在楚幕中暗藏甲士的事,也曾有在平凉城遭遇埋伏的记载。
葵丘、践土这样的会盟之地并非荒城,不要轻视那些能言善辩之士和儒生。
就像古人写露布文时倚着战马就能完成,过崤函关时鸡还未鸣就已通过。
巧匠不会轻易舍弃樗栎这样看似无用的木材,我这草野之人的话或许也有一点益处。
我不祈求得到隋珠与和氏璧那样的珍宝,只祈求能得到故乡的新消息。
故乡的灵光殿即便还在,也应该是一片萧条了,草丛中的石人像如今又是什么模样呢?
那些被遣散的百姓是否还在种桑麻,残余的敌人是不是还占据着城郭。
我家的父祖生长在齐鲁大地,地位虽不高但名声为人所称道。
当年在稷下学宫众人纵谈的时候,我还记得人们挥汗如雨的场景。
子孙南渡至今已有几年,漂泊流浪与流亡之人混在一起。
我想把血泪寄托给山河,洒在故乡东山的一抔土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