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舍弟舒啸亭

不羡高门聫甲乙,欲傍林泉老蓬荜。 田间筑室路三杈,亭子荫茅簷四出。 春霖竹牖上蜗牛,夏夜藜床吟蟋蟀。 茅亭虽小容舒啸,丘壑胸中故超轶。 晨窗晚迳足披风,细柳修篁长障日。 闭关已作柴桑趣,况有腴田供种秫。 客来共醉瓮头春,长啸一声百忧失。 遥想妖氛纒象魏,忍见风尘侵警跸。 勿忧苏门真避世,要似武侯时抱膝。 我纡郡绂病且衰,欲报君恩老无术。 簪裳未觉柴栅殊,鼓吹殆与池蛙一。 簿领几回迷老眼,况复伸眉纵狂率。 已慙成瑨功曹谚,空忆刘琨胡骑逸。 遐想东臯落成处,欲往从之足双桎。 梦君琢句俯清流,春草池塘到诗律。 便应投绂赋归来,肯待子平婚嫁毕。

译文:

我并不羡慕那些高门大户,宅第鳞次栉比、富贵荣华。只想着依傍着山林泉石,在简陋的茅屋中安度余生。 在田间的三岔路口处建造了一座房屋,亭子用茅草覆盖,屋檐向四方伸展。春天里,春雨过后,窗户上爬满了蜗牛;夏夜中,躺在藜草编的床上能听见蟋蟀的吟唱。 这茅亭虽然不大,却足以让我放声长啸。因为我胸中自有丘壑,志趣超脱不凡。清晨在窗边、傍晚在小径上,都能尽情地享受清风拂面;细长的柳树和修长的竹子,常常能遮挡住烈日。 我关闭柴门,已然有了像陶渊明隐居柴桑那样的意趣,更何况还有肥沃的田地可以用来种植高粱酿酒。有客人来访时,大家一同沉醉在新酿的美酒之中,长啸一声,所有的忧愁都烟消云散。 遥想如今朝廷被妖邪的气氛笼罩,我不忍心看到战乱的风尘侵扰到皇帝的车驾。不要以为这是像苏门隐士那样真正的避世,而应该像诸葛亮那样,虽隐居却心怀天下,随时准备有所作为。 我如今身系郡守的官印,却疾病缠身、日渐衰老,想要报答君主的恩情,却年老力衰、无计可施。我觉得穿着官服和住在简陋的柴栅里并没有什么不同,官府的鼓吹之声大概和池塘里的蛙鸣也没什么两样。 那些公文簿册多次让我这双老眼昏花,更别说能舒展眉头、尽情放纵狂放的性情了。我已经惭愧自己比不上成瑨那样贤能,空自回忆刘琨在胡骑中纵横驰骋的逸事。 我遥想你在东边田头的舒啸亭落成之时,想去和你相聚,却好像双脚被枷锁束缚一般无法成行。我在梦中仿佛看到你俯身对着清澈的溪流构思诗句,诗律精妙如同谢灵运笔下“春草池塘”般美妙。 我真应该马上辞去官职,赋一首《归去来兮辞》,又何必等到像子平那样子女婚嫁完毕才归隐呢。
关于作者
宋代张守

张守(一○八四~一一四五),字子固,一字全真,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进士,又举词学兼茂科。除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官,擢监察御史。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迁御史中丞。四年,除参知政事。绍兴二年(一一三二)出知绍兴府,改知福州。六年,再除参知政事兼权枢密院事。八年,出知洪州。十年,改知绍兴府,以忤秦桧乞退奉祠。十四年,起知建康府,卒于任。谥文靖。著有《毘陵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五卷(其中诗二卷)。《宋史》卷三七五有传。 张守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简称武英殿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