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城南二十里,栖亩山前足山水。 老人中开谷隐堂,草屋疏簷对山起。 南横秀岭石官道,想像此堂容此老。 堂前茂林浮春烟,堂后池溏多白莲。 前池红莲开更早,正与茂林相对好。 开轩看莲看不足,远望少室如碧玉。 碧玉如屏掩此堂,老人与世已相忘。 胡马扬尘不容驻,万里奔波失归路。 客舟不顾生事窘,所至有堂名谷隐。 大榜灰飞小榜存,至今长在对衡门。 涧上丈人肯已冷,中原旧事空销魂。 老人本是山中客,四海为家无住宅。 家人清坐已忘贫,何曾更问堂宽窄。
谷隐堂
译文:
在汝州城南二十里的地方,栖亩山前面有着丰富秀美的山水景致。有位老人在这里开辟出一座谷隐堂,那简陋的草屋、稀疏的屋檐正对着山峦而建。
谷隐堂南边横着秀丽的山岭,一条石官道蜿蜒其间,不难想象这座堂屋正适合这位老人居住。堂屋前面的茂密树林在春日的烟雾中若隐若现,堂屋后面的池塘里盛开着许多洁白的莲花。前面池塘里的红莲开放得更早,正好与那片茂林相互映衬,景色十分美好。
打开窗户欣赏莲花,怎么看都看不够,远远望去,少室山就像一块碧绿的玉石。这碧玉般的山峰如同屏风一样遮掩着这座堂屋,老人似乎已经与这世间相互遗忘,沉浸在这山水之间。
然而,北方的胡马扬起尘土,局势动荡不安,老人无法在这里安稳停留,只能万里奔波,失去了回家的道路。他乘坐着客舟四处漂泊,生计窘迫,但所到之处都会把居住的地方命名为谷隐堂。
曾经那些大的匾额已经灰飞烟灭,只有小的匾额还留存着,至今依旧对着那简陋的衡门。曾经在山涧边隐居的老者,他的热情或许已经冷却,中原的那些旧事只能让人徒然地黯然神伤。
这位老人原本就是山中的过客,以四海为家,没有固定的住宅。家人们安静地坐着,似乎已经忘却了贫困,又何曾去计较堂屋的宽窄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