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时对语闻莺迁,青秧离离初揷田。 重来刈稻歌有年,浪过日月将谁怜。 故人落笔生云烟,胸中端有万斛泉。 从来经笥谩便便,诗书何如一囊钱。 有时玉树临风前,仰视落日窥层巅。 已知万古然不然,得处往往多忘筌。 正须青绫护醉眠,坐使士类归埴埏。 不应直为莼鲈还,夜听秋雨穷遗编。 我今已办访戴船,日欲倚棹寒潭边。 要当学海如百川,未信轲死今无传。
谒罗养蒙辱示长篇次韵
译文:
往昔与您交谈,听闻您仕途升迁的喜讯,那时青青的秧苗整齐排列,正是刚开始插秧的时节。
如今我再次归来,人们正欢歌收割稻谷,庆祝丰收之年,可时光如浪般匆匆而过,又有谁会怜惜这流逝的岁月呢?
您落笔写诗,文辞犹如云烟般飘逸灵动,看得出您胸中才思泉涌,就像有一万斛泉水不断奔涌。
一直以来,您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可在这现实中,满肚子的诗书学问有时候还不如一袋子钱来得实在。
有时您就像那玉树般潇洒地站立在风前,仰望着落日,眺望那层层山峰。
您早已明白古往今来的是非对错,有所收获时往往能不拘泥于具体的形式和方法。
您正该盖着青绫被子安然醉眠,您的才德可以让众多文人学士像陶土一样被您塑造和影响。
您不应仅仅因为思念家乡的莼羹鲈脍就归隐,夜晚应聆听着秋雨声,潜心研读古代的典籍。
我如今已经准备好了像王子猷访戴逵那样的小船,每天都想靠着船桨在寒潭边停留。
我要像百川归海一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学识,我不相信孟子去世之后,圣贤之道就没有传承了。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渊
陈渊(?~一一四五),字知默,初名渐,字几叟(《宋元学案》卷三八),学者称默堂先生,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瓘从孙。早年师事杨时,时以女妻之。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以恩为吉州永丰簿。高宗建炎中摄永新令(本集卷一九《上都督张丞相书》)。绍兴二年(一一三二),充枢密院计议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宋史》本传作五年,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事出监潭州南岳庙(本集卷一三《辞免举贤良状》)。李纲辟为江南西路制置司机宜文字。八年,召对,赐进士出身,除秘书丞(同上书卷一二一、《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八)。九年,除监察御史,迁右正言。十年,以忤秦桧,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五年卒。遗著由婿沈度编刻《默堂集》二十二卷(《默堂集序》)。《宋史》卷三七六及《永乐大典》卷三一五○引《延平志》幷有传。 陈渊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影宋钞本《默堂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八《默堂集》(简称小集)等。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