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檄下乡督税作释负

诏书寛逋负,国用岂云阙。 郡邑有常供,征求安敢辍。 稽迟推蚤暮,钩摘剧豪髪。 饥氓困鞭箠,十室九告竭。 连雨催早稻,雪穗迷空阔。 要令公私办,当复俟旬月。 平生虑患深,献玉每遭刖。 忧民已无策,问俗聊省罚。 阳城吾所慕,晚官敢求达。 宁无抚字心,便觉催科拙。

译文:

皇帝的诏书已经放宽了对拖欠赋税的处置,国家的用度难道就真的不足了吗? 郡县都有固定的供奉之数,但是征收赋税的工作哪里敢停下来呢。 官员们不分早晚地催促百姓交税,查核搜刮得极为细致,连毫发般的隐匿都不放过。 饥饿的百姓被皮鞭抽打折磨,十户人家有九户都宣告财尽力竭了。 连日的雨水催促着早稻生长,那雪白的稻穗在广阔的天地间连成一片。 要想让公家的赋税和百姓的生计都能有着落,恐怕还得再等上十天半月。 我这一生总是深切地忧虑各种祸患,就像卞和献玉却屡次遭受被砍足的厄运。 我忧心百姓却已经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在询问民间风俗的时候,姑且减少一些刑罚。 我向来倾慕唐代的好官阳城,如今晚年为官哪里还敢追求显达。 我心中明明怀着抚恤百姓的心意,所以就觉得催逼百姓交税这事实在是太笨拙了。
关于作者
宋代陈渊

陈渊(?~一一四五),字知默,初名渐,字几叟(《宋元学案》卷三八),学者称默堂先生,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瓘从孙。早年师事杨时,时以女妻之。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以恩为吉州永丰簿。高宗建炎中摄永新令(本集卷一九《上都督张丞相书》)。绍兴二年(一一三二),充枢密院计议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宋史》本传作五年,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事出监潭州南岳庙(本集卷一三《辞免举贤良状》)。李纲辟为江南西路制置司机宜文字。八年,召对,赐进士出身,除秘书丞(同上书卷一二一、《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八)。九年,除监察御史,迁右正言。十年,以忤秦桧,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五年卒。遗著由婿沈度编刻《默堂集》二十二卷(《默堂集序》)。《宋史》卷三七六及《永乐大典》卷三一五○引《延平志》幷有传。 陈渊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影宋钞本《默堂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八《默堂集》(简称小集)等。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