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日观月段氏亭次王师老韵

隐映孤亭小,回环万竹幽。 水声喧暗谷,月影淡高秋。 物与黄昏静,人随白日流。 一椽堪送老,何必仲宣楼。

译文:

那座孤零零的亭子,在周围景色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小巧。四周翠竹环绕,曲折回环,环境清幽宁静。 隐隐约约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那幽暗的山谷中传出来,喧闹不已。而天空中,那一轮明月洒下淡淡的光辉,让这深秋的夜晚更添几分清冷。 到了黄昏时分,世间万物都安静了下来,仿佛一切都进入了沉睡。人们也如同这不断流逝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 我觉得有这么一间简陋的小屋就足以安度晚年了,又何必像王粲那样去追求那著名的仲宣楼呢。
关于作者
宋代郭印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历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著《云溪集》,不见宋人著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