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台
高台收晚照,远思浩无穷。
竹里清飚泛,山高翠霭蒙。
九层平可上,一径曲能通。
谁揭凌虚字,名浮亦未公。
译文:
傍晚时分,那座高台沐浴在夕阳的余晖里,我站在台上,悠远的思绪如潮水般涌起,绵绵无尽。
竹林之中,清凉的疾风轻轻吹拂,带着丝丝惬意;远处的山峦高耸入云,翠绿的雾气在山间缭绕、弥漫,宛如一幅朦胧的画卷。
这座高台一共有九层,看上去平平整整,似乎可以轻松地拾级而上;一条小径弯弯曲曲,却也能够一路通到高台之上。
不知道是谁为这座台子题下了“凌虚”这个名字,我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虚浮,并没有公正地体现出这座台子的实际特点和韵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