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清亭

凿开苍翠著幽亭,正取澄江一镜平。 嘉木千章垂倒影,支流三道咽寒声。 桥横古路肩相属,云衬斜阳眼自明。 竹色波光交借重,照人心骨有余清。

译文:

在那一片苍翠的山林中,人工开凿出了这一处幽静的亭子。亭子选址绝佳,正好面对着平静如镜的澄澈江水。 周边有众多美好的树木,它们的枝叶层层叠叠,在江面上投下了清晰的倒影。而那江中的三条支流,水流潺潺,仿佛在低声呜咽,带着一丝寒意。 古老的道路上,一座桥横跨而过,路上行人络绎不绝,人们的肩膀相互挨着。夕阳西下,天空中飘荡的云朵衬托着那一抹斜阳,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翠绿的竹色和波光粼粼的水面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这美妙的景色映照在人的心中,让人的身心都感受到了无尽的清幽与宁静。
关于作者
宋代郭印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历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著《云溪集》,不见宋人著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