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夜当可同去非观月而子仪进道与仆皆不在焉当可有诗辄次韵

月过中秋色尚鲜,赏心未厌惜流年。 琼杯不许三人共,桂魄难同两夜圆。 碧落无云星避彩,清辉满座烛销烟。 新诗唱罢应愁绝,影入珠帘照客眠。

译文:

农历十七这天夜里,本可以和去非一起赏月,可子仪、进道和我都不在那里,想来大家应该会写诗,我便依着韵脚也作一首。 月亮过了中秋,色泽依然鲜亮,人们怀着赏玩的心情,总觉得还没尽兴,也怜惜着这似水的流年。 可惜精美的酒杯前不能让我们三人共同相聚,月亮也难以连续两夜都这般圆满。 晴朗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星星的光芒都在皎洁的月色下黯然失色。明亮的月光洒在座位上,连蜡烛的烟雾都显得多余而消散了。 大家吟诵完新诗之后,应该会因这美景而愁绪满怀吧。月光透过珠帘,照着客人们入眠。
关于作者
宋代郭印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历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著《云溪集》,不见宋人著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