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谒军门宜杖策,谁为兵家分主客。 猛将翻乘下濑船,幽人退整登山屐。 山泉闻似百花潭,山曲盘回十里岩。 丘壑夔龙人太息,那将捷径比终南。 吾邦旧事论三癖,佳处还堪记游历。 深讥表饵误朝廷,急賛烝尝安庙室。 避地来居水遶村,凫鹥哺子竹生孙。 苜蓿堆盘从野食,人爱当年二千石。
葛鲁卿再和复用前韵奉酬 其一
译文:
### 翻译
到军门去拜见长官本应手持马鞭前往,可如今又有谁能清晰地分辨兵家之间的主客形势呢?
英勇的将领反倒乘坐着下濑船出征,而隐居的人则退而整理好登山的木屐,准备去探寻山林。
听闻这里的山泉就如同百花潭的水一样清澈美好,山间道路蜿蜒曲折,绕过十里长的山岩。
那些心怀丘壑却未得重用的贤才,让人为之叹息,怎能把他们走的正途与那些谋取功名利禄的终南捷径相提并论呢。
我们这地方过去曾谈论过三种独特的癖好,而这里美好的景致还值得记录下自己的游历足迹。
深深讥讽那些用表面的饵食(指虚假的计谋或手段)贻误朝廷的人,急切地赞同按时祭祀以安定宗庙。
为躲避战乱来到这被水环绕的村庄居住,野鸭和鸥鸟在这里哺育幼雏,竹子也生出了新笋。
盘中堆着苜蓿,就着这山野食物进食,人们依旧怀念当年那位贤能的地方官。
### 解析说明
这首诗整体较为复杂,其中包含了一些历史典故和特定的文化意象。“下濑船”在古代常与军事行动相关,指一种适合在水流湍急处行驶的战船;“终南捷径”是一个著名的典故,指借隐居来谋取官职或名利的手段;“二千石”在古代是官员俸禄的等级,常用来指代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翻译时在结合诗句整体意境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合理的阐释和表达。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