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中分江一派,两岸溪山扫浓黛。 茫茫云海迷烟空,方诸宫外天为界。 潮波吐纳谁使然,欲到先冲海门隘。 江浅洲长碍奔放,势益汹汹怒而噫。 方看隐起玉堤横,忽复飞腾雪花碎。 高浪翻空雷吼怒,黑沙崛起云崩壊。 山岳倾颓惊炫转,鲸鹏摩戛舞幽怪。 大声吹地恣淙淙,余响振天轰磕磕。 恍如白帝盛羽卫,风搅旌幢纷斾斾。 从以百万虎与貔,组练精明呼声大。 世间奇观独雄绝,坐令耳目俱松快。 津亭晚霭动遐想,樽酒相欢信良会。 木落山空秋气高,情多思远人寰外。 杜老扶桑有遗恨,韩子鲸鱼思饱脍。 豪气英风终不泯,海色天容自相对。 同来俱是蓬山侣,蘂简玉书名姓在。 东游不用浮海航,仙骥追风云作盖。 却须从此排阊阖,丛铃响杂飞霞佩。 通明殿里缀仙班,官府纵多君莫悔。
陪同舍登望越亭观潮
译文:
吴越之地被这一条江水从中分开,江两岸的溪谷山峦就像被人用浓黑的黛墨勾勒过一般秀丽。
那茫茫的云海弥漫开来,让天空与烟雾都变得模糊不清,方诸宫外,天空仿佛成了天地的界限。
这潮水的涨落究竟是谁在操控呢?潮水在到来之前,先冲击着狭窄的海门。
江水变浅,沙洲绵长,阻碍了潮水的奔腾,这使得潮水的势头更加汹涌,好似愤怒地发出声响。
刚看到潮水隐隐约约涌起,像一条白玉堤横在江上,转眼间又像雪花飞溅般飞腾起来。
高高的浪涛冲向天空,好似雷霆怒吼,黑色的沙滩上涌起的浪头如同崩塌的云朵。
山岳仿佛都要倾倒,让人目眩神迷,又好像鲸鱼和大鹏在相互摩擦碰撞,舞动着神秘怪异的姿态。
巨大的潮水声在大地上肆意奔腾,发出淙淙的声响,余音在天空中回荡,轰轰作响。
这场景恍惚间就像白帝带着盛大的仪仗卫队,风搅着旗帜纷纷扬扬。
后面还跟着百万如虎似貔的勇士,他们身着整齐的军装,呼喊声震耳欲聋。
这世间的奇观是如此雄伟绝伦,让我的耳目都感到无比畅快。
傍晚时分,渡口亭子上的暮霭引发了我的遐想,我们举杯相欢,这实在是一场美好的聚会。
树叶飘落,山峦空旷,秋气高远,我情思悠远,仿佛置身于人世间之外。
杜甫曾对扶桑有未了之遗憾,韩愈曾想着饱食鲸鱼脍。
他们的豪气英风终究不会泯灭,只有海色与天容相互映衬。
和我一同前来的都是仙班的同伴,我们的姓名记载在仙籍之上。
向东游玩不必乘坐船只在海上航行,我们可以骑着仙马,以云为华盖追逐风云。
我们应该从此去推开天门,身上的佩饰和铃声交织作响。
到通明殿里加入仙班,哪怕仙官的事务繁多,你也不要后悔。
关于作者
宋代 • 刘才邵
刘才邵(一○八六~一一五七),字美中,自号檆溪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上舍释褐,时年二十四,调赣、汝二州教授,湖北提举学事管干文字。宣和二年(一一二○),中宏词科,迁司农寺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校书郎。高宗即位,乞养亲闲居十年。以御史中丞廖刚荐,为秘书丞,迁吏部员外郎、典侍右选事。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迁军器监丞。十四年,由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二八)。以忤秦桧,出知漳州,官满奉祠。二十五年桧卒,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寻权吏部尚书。以疾请祠,卒年七十二。有《檆溪居士集》二十二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二卷,其中诗三卷。事见宋周必大《檆溪居士集序》,《宋史》卷四二二有传。 刘才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所存诗。新辑得集外断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