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江司户词 其二

早岁识真际,前身疑浄名。 穷通百年内,生死一铢轻。 成佛无先后,同参有弟兄。 悲伤随世谛,益见在原情。

译文:

在早年的时候,您就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我甚至怀疑您前身就是那位智慧超凡的维摩诘居士(“净名”是维摩诘的别称 )。 在这百年的人生历程中,无论是处于困厄还是亨通的境遇,您都把生死看得如同极轻的一铢重量一般,毫不在意。 成佛这件事其实并没有先后之分,您和一同参悟佛法的兄弟们,都在修行的道路上。 世人会依照世俗的观念为您的离世而悲伤,可这份悲伤之情,更加体现出如同《诗经·小雅·常棣》中“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所描述的深厚兄弟情义啊。
关于作者
宋代刘才邵

刘才邵(一○八六~一一五七),字美中,自号檆溪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上舍释褐,时年二十四,调赣、汝二州教授,湖北提举学事管干文字。宣和二年(一一二○),中宏词科,迁司农寺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校书郎。高宗即位,乞养亲闲居十年。以御史中丞廖刚荐,为秘书丞,迁吏部员外郎、典侍右选事。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迁军器监丞。十四年,由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二八)。以忤秦桧,出知漳州,官满奉祠。二十五年桧卒,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寻权吏部尚书。以疾请祠,卒年七十二。有《檆溪居士集》二十二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二卷,其中诗三卷。事见宋周必大《檆溪居士集序》,《宋史》卷四二二有传。 刘才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所存诗。新辑得集外断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