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二大士,比迹相差池。 一隐卢老堂,一作贫舍儿。 任缘本无意,音韵偶追随。 髙唱既绝诣,豹隐那得窥。 颖公实静者,妙赏心自知。 以此墨守虑,远继白雪词。 首叙同契语,生死一推移。 末祛唱酬迹,风月非所私。 中间任游戏,不假永篇题。 自此探骨髓,杜兰杂香蘼。 翻思前作者,往往求其皮。 彼非不论量,泛浪忽深思。 但取偶世语,髙调终莫追。 颖公整襟量,峭耸乘嵚危。 冥捜尚论古,快警耳目疑。 不从禅寂䌸,此道信权奇。
赠颖师
译文:
从前有两位大德高僧,他们的行迹有所不同。
一位隐居在卢老堂中,一位扮作贫苦的孩子。
他们随顺因缘本就没有刻意之心,只是偶然在音韵上有所追求。
他们的高妙吟唱达到了极致境界,就像豹子潜藏难以被窥见。
颖公实际上是个心性沉静的人,他对事物的精妙欣赏只有自己心里明白。
凭借这种专注坚守的思考,他远承高雅的《白雪》之词。
文章开头叙述志同道合的话语,将生死看作同一回事而不断流转变化。
结尾摒弃了唱和酬答的俗套,认为清风明月并非个人所私有。
中间任由自己自由发挥,不借助长篇的题目来约束。
从此能够探寻到事物的精髓,就像杜兰草与香蘼芜相互交织。
反过来想想之前写诗的人,往往只是追求表面的东西。
他们并非不会衡量,只是像在波浪中泛游,忽略了深入思考。
只取用迎合世俗的话语,那高雅的格调终究难以追及。
颖公整理好自己的襟怀气量,如陡峭的山峰般挺立在险峻之处。
他深入探寻、崇尚论说古人之事,敏锐的见解能解开人们耳目间的疑惑。
他不被禅定寂静所束缚,这做法确实奇特不凡。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