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倾耳听繁音,太音古淡难为听。 有如广庭题旌夏,或者惊遁疑有神。 当时舜床调五弦,薰风煽物无穷人。 若言造化不爱玩,安得感君回阳春。 遗音相继嗣者谁,穷山缁侣黄冠师。 非干此意乐穷静,世路自与相参差。 我今试听清风操,野鹤孤猿对残照。 琅琊山下醉翁吟,分明拨向琴中调。 人言大弦如玉温,小弦廉折亮以清。 春秋自是隔寒暑,天地不得令偕行。 岂如七弦转十指,劲节谐音同到耳。 乃知造化在指端,岂但髙山与流水。 道人不肯长怀珍,亦曾挟艺游车尘。 髙门八字惊未见,脱赠往往捐千纯。 如今飘泊困长路,更觉世味难将迎。 应将感怆赴琴曲,一听万虑罗心兵。 道人勿苦生冰炭,古道须信非人情。 哀音果要洗俗耳,更去娇弦三两声。
听琴赠远师
译文:
如今世上的人都竖着耳朵去听那繁杂华丽的乐音,而真正古朴淡雅的至美之音却难以让人欣赏。
这就好像在宽广的庭院中竖起高大的旌旗,有的人会被吓得逃跑,还怀疑有神灵在作怪。
当年舜帝在床前调弄五弦琴,那和暖的南风轻拂万物,泽被苍生。
如果说大自然不喜欢这美妙的音乐,又怎么会感动你让阳春之景重现呢?
这美妙的遗音代代相传,可继承的人是谁呢?是那些隐居在深山里的僧人、道士。
他们并非是因为喜欢这种清苦寂静的生活,而是这世间的道路与他们的追求不相契合。
我如今试着聆听这《清风操》,仿佛看到野鹤孤猿在残阳映照下的画面。
就像琅琊山下醉翁欧阳修的吟唱,那曲调分明就融入在这琴音之中。
人们说大弦的声音温润如玉,小弦的声音清脆明亮且有棱角。
春秋本就有寒暑的间隔,天地也不能让它们同时出现。
哪比得上这七根琴弦在十指间流转,刚劲的气节与和谐的音韵一同传入耳中。
这才知道大自然的美妙都在这手指尖上,又何止是能弹出《高山》《流水》之曲呢。
这位道人不愿意一直把自己的才华藏起来,也曾带着技艺在世俗的车水马龙中游走。
那些豪门大户看到他的技艺都惊叹不已,常常慷慨地赠送丰厚的财物。
如今他漂泊在外,被困在漫长的旅途中,更觉得这世间的人情冷暖难以应对。
他应该把心中的感慨悲伤都融入到琴曲之中,让听的人听一次就能平息心中的万千忧虑。
道人啊,不要让心中生出过多的矛盾和痛苦,要相信古老的道义和这世俗人情是不同的。
如果这哀伤的琴音真的要洗净世俗之人的耳朵,那就再去掉那些过于娇柔的弦音吧。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