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向扬州

耐官丞相千载人,传家爱国不爱身。 儿孙当使风流在,已许绝代夸殊伦。 其间淮上礼乐帅,气象直出追芳尘。 未论十世数眷属,况是云幕椒房亲。 扬州自昔镇平野,东控七泽南瓯闽。 肩摩毂击接昼夜,宾从杂沓朝天津。 尊前芍药照金翠,堂下杨柳眠芳茵。 上中下地贡赋错,二十四桥风月新。 百年人事有更变,冥冥原隰桑麻春。 中兴天子抚方夏,选用世德分忧勤。 劬劳鸿雁事安集,蓝缕筚路张罗闽。 即今施设如有神,突兀壮势何逡巡。 髙城楼观插空碧,画桥舟舣浮奫沦。 黄童白叟息愁叹,自言重见风俗淳。 野人本住蓬莱侧,寄籍淮甸老阡陌。 飘流自分不重来,重来翻欲谋安宅。 昨宵晚渡长江来,扁舟欲泊长河侧。 送徒勉我但安行,此地何人名恶客。 元戎号令皆有时,令行禁止须臾期。 请君委櫜付大尹,野宿山行良勿疑。 行行古埭吊谢公,平堤一笑逢老翁。 语多杂乱唯说尹,但道还乐今年丰。 吴娘踏歌儿起舞,不须社日长闻鼓。 若令未即弃尘埃,会见黄金价如土。 野人诗句来林泉,具书目见非妄传。 请君云路驱长鞭,黄霸龚遂皆世贤。

译文:

这是一首赞美向扬州(可能是任职扬州的官员)的诗,以下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那堪任官职的丞相是千年一遇的人物,他家世代传承爱国精神,不惜牺牲自身。 其儿孙也应让这风流传统延续,已然称得上是绝代的杰出人物。 其中这位在淮上任职的礼乐之帅,其风采和气概直追先辈的光辉足迹。 且不说追溯十代的家族眷属渊源,更何况他还是帝王近臣外戚的亲属。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镇守广袤原野的要地,东边控制着七泽之地,南边连接着瓯闽地区。 这里白天黑夜都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宾客随从纷繁复杂地前往朝廷。 宴席上的芍药花映照得金翠闪耀,堂下的杨柳像是睡在芬芳的草地上。 上、中、下三等土地的贡赋各不相同,二十四桥的风光总是那么清新宜人。 百年间人事发生了诸多变化,昏暗的原野上桑麻在春日里生长。 中兴的天子安抚天下,选用有世代贤德的人来分担自己的忧愁和辛劳。 这位官员不辞辛劳地安置流民,像创业那样艰难地经营着罗闽地区。 如今他的施政举措如有神助,迅速展现出雄伟的态势。 高大的城楼和楼观直插碧空,画桥边船只静静地漂浮在深水中。 无论孩童还是老人都不再忧愁叹息,都说又见到了淳朴的风俗。 我本住在蓬莱附近,寄籍在淮甸,在田间老去。 原本以为自己漂泊之后不会再回来,如今回来却想在此谋一处安身之所。 昨晚傍晚我渡过长江而来,小船想停靠在长河岸边。 送行的人劝我安心前行,说这里没有人会把我当作恶客。 主帅的号令都有明确的时间,令行禁止就在须臾之间。 请您放下顾虑,把事情交给这位贤明的官员,野外住宿、山间行走都不必有疑虑。 我一路前行到古老的堤坝凭吊谢公,在平堤上笑着遇到一位老翁。 他话语杂乱,只说着这位官员的好,还说今年丰收大家都很快乐。 吴地的姑娘踏歌起舞,不用等到社日也常常能听到欢快的鼓声。 如果这位官员不很快离世,将会看到黄金像泥土一样不值钱(寓意着百姓富足)。 我这山野之人的诗句来自山林泉石之间,所写所见都是真实的,并非虚妄传言。 请您在仕途上策马扬鞭、大展宏图,像黄霸、龚遂那样成为当世的贤才。
关于作者
宋代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