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张叔靖

堂堂张侯好眉宇,照人冰玉无尘土。 忆初解后共杯盘,姓字未通心已许。 参商别后各天涯,屈指流年不胜数。 何知策马忽东来,扣我柴扉叙寒暑。 相亲颜色愈敷腴,不俗胸怀细倾吐。 使人频岁饥渴心,如饮甘泉饷腵脯。 吾生寒苦众所知,眼髙无人人不与。 技穷渐觉蒲柳衰,进取一涂方首鼠。 有心𣃁治土田园,束手抽身事农圃。 荷鉏今亦粗成趣,颇有嘉蔬待春雨。 所恨松根长茯苓,僻寂无人堪共煮。 安得溪霜素月高,促膝与公长夜语。

译文:

风度翩翩的张叔靖,生就一副好容貌,他如冰玉般皎洁,一尘不染。 回忆当初我们偶然相遇,一起饮酒吃饭,那时连姓名都还没互通,心里就已经认可了彼此。 后来就像参星和商星一样,我们分别后各在天涯,屈指算算过去的岁月,多得数也数不清。 谁能料到,你忽然骑马从东边来,叩响我简陋的柴门,和我寒暄问候。 再次相见,你气色越发丰腴美好,还毫不俗气地向我倾诉着内心想法。 这让我多年来如饥似渴的心灵,就像喝到了甘甜的泉水,吃到了美味的干肉。 我这一生贫寒困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我眼界高,没几个能看得上的人,别人也不太愿意与我交往。 如今我本领已尽,渐渐感觉自己像蒲柳一样衰老,对于进取之路也开始犹豫不决。 我有心去开垦整治田园,想干脆抽身去从事农耕。 如今扛着锄头种地也渐渐有了些乐趣,还种了不少好菜等着春雨滋润。 只可惜松根下长出了茯苓,可这里偏僻寂静,没有合适的人与我一同煮来品尝。 什么时候能有溪边结霜、明月高悬的夜晚,我能和你促膝长谈一整晚啊。
关于作者
宋代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未知),字亨仲,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於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