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怀古

人言宁饮建业水,陶公不污彭泽米。 淳耀之烈当未渝,义熙之政何如此。 不能先驱净蝼蚁,忍傍车轮攀獭尾。 已荒松菊赋归来,颇著文章申已志。 少题正朔多岁时,此志会须来者知。 羲皇上人乐复乐,晋室遗民悲莫悲。

译文:

人们常说,宁愿饮用建业的水,也不学那追名逐利之事,就像陶公陶渊明,绝不沾染彭泽县那为五斗米折腰的俸禄。 陶公那淳朴光明的高尚气节和刚正不阿的精神,应当是不会改变的。可东晋义熙年间的政治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陶公他本有能力像先驱者一样,清除那些像蝼蚁一般的奸佞小人,却又怎忍心去依附权贵,攀附那权贵的尾巴。 他毅然决然地让家中荒芜了的松菊陪伴着自己,赋下《归去来兮辞》回到田园,还写下诸多文章来表明自己的心志。 他书写文章很少题写东晋的年号,这种做法持续了好多年,他的这份志向一定会被后来的人所知晓。 他宛如那上古伏羲时代的人一般,享受着田园的快乐,快乐又快乐;可他作为晋室的遗民,内心的悲痛又难以言说,悲哀啊,实在是悲哀。
关于作者
宋代黄彦平

黄彦平(?~一一四六?),字季岑(又杂出名次山,字次岑,今据清同治《丰城县志》),丰城(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历信阳州学教授,池州司理参军。钦宗靖康初为太学博士。高宗建炎初迁吏部员外郎,未几出知筠州。绍兴六年(一一三六),复吏部员外郎。七年,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一一○)。寻罢,提举亳州明道宫,凡九年卒。有《三余集》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其中诗二卷)。事见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六六。 黄彦平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三余集》为底本。新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