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

南部风流志,东山窈窕容。 诗牋元襞彩,史笔近书彤。 花月妖时见,闺房美间钟。 梦兰宵有证,吞蘂露添浓。 稍讶钗分髻,还怜镜隐胸。 吹箫仪彩鳯,遗策驻游龙。 会是云间堕,真成月下逢。 光风开荳蔻,钿履上芙蓉。 湘岸传虚瑟,昆廷学晚钟。 瓌姿随月满,绮思𣨼春慵。 乱絮飞何远,繁花影自重。 红裳明洛浦,白雨湿巫峰。 织女期清汉,宜男结绿茸。 丹书多避忌,银叶竟怔忪。 每遂西瑶宴,长防北斗舂。 屏深金屈戌,珮响玉玲珑。 阅古柔情极,䌷书逸兴浓。 烛还通德侍,研有雪儿供。

译文:

这首诗较为晦涩且有很多意象和典故,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那南方之地有着风流雅致的韵致,宛如东山佳人有着美好的姿容。 写诗的笺纸原本就如彩锦般艳丽,修史的笔触近于书写朱红的华章。 花容月貌般的艳丽之态时而显现,闺房中的美人仿佛集天地之美于一身。 夜里像是有梦兰得子的吉兆,露珠增添了服食花蕊仙药的神效之感。 稍微惊讶于发髻上钗簪分开的模样,又怜惜那如镜般藏于怀中的娇羞。 仿佛能吹奏箫声引来彩凤相伴,留下的计策能留住游龙般的俊彦。 她好似从云间飘落的仙子,真的就像在月下偶然相逢。 美好的风光如同豆蔻花绽放,饰有钿花的鞋子踏上芙蓉般的地面。 湘江岸边传来虚幻的瑟声,昆仑仙境中学习晚钟的韵律。 她瑰丽的身姿随着满月越发动人,绮丽的情思让人沉醉于春日的慵懒。 杂乱的柳絮飘飞不知多远,繁盛花朵的影子显得格外凝重。 她身着红裳如洛水边的神女般明艳,又如那被白雨打湿的巫峰神女。 就像织女期待着在银河与牛郎相会,宜男草结成绿色的茸团。 丹书之上有诸多的避忌之事,银叶香炉前她竟显得心神不宁。 常常能赴那西瑶的盛宴,却又总是提防着北斗星运转带来的变故。 屏风深处有着金色的屈戌,玉佩的声响如玉般玲珑。 阅览古迹让柔情达到极致,抽丝剥茧地读书逸兴正浓。 烛旁有通德那样的才女侍奉,研墨有雪儿般的佳人相帮。 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中的很多意象和用典较难准确把握,可能在理解和翻译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于作者
宋代黄彦平

黄彦平(?~一一四六?),字季岑(又杂出名次山,字次岑,今据清同治《丰城县志》),丰城(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历信阳州学教授,池州司理参军。钦宗靖康初为太学博士。高宗建炎初迁吏部员外郎,未几出知筠州。绍兴六年(一一三六),复吏部员外郎。七年,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一一○)。寻罢,提举亳州明道宫,凡九年卒。有《三余集》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其中诗二卷)。事见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六六。 黄彦平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三余集》为底本。新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