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见独知宗朝议见贻之什

遥遥幽人居,宛在苍林间。 霜华驻秋清,风月喧昼闲。 臞仙厌山寂,按竹俯人寰。 面会良独少,语酣遂忘还。 岂无纷华地,心事了不关。 诗成若鸣琴,志在水与山。 君看陌上尘,工作颔下斑。 何如对茗盌,泉罂煮潺潺。

译文:

有位隐居者住在那遥远的地方,宛如置身于苍翠的山林之间。 秋霜让秋日的天空更加清朗,清风明月在白昼里喧闹,为他的生活增添闲适。 这位清瘦如仙的人厌倦了山中的寂静,于是下山来到人间。 我们面对面相聚的机会实在太少,交谈得畅快时竟忘了回去的时间。 世间难道没有繁华热闹的地方吗?可他的心思与那些全然无关。 他写成的诗就如同悠扬的琴声,志趣全在山水之间。 你看那奔走在道路上、为名利奔波的人,徒然地让双鬓生出斑白。 哪比得上他对着茶杯,用清泉煮茶,享受那潺潺水流的悠然时光。
关于作者
宋代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