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久旱望雨韵

髙田黄欲枯,下田青欲变。 三更𫐆轳声,挈水急于电。 污池鱼不游,坎井蛙自见。 助苗敢辞劳,人力讵能徧。 那忧日一食,正惧李三咽。 微云不成雨,但作眼中眩。

译文:

高处田地里的庄稼,叶子都枯黄得快要干死了;低洼田地里的作物,青色也快要消退,生机不再。 到了三更半夜,还能听到辘轳打水的声音,人们提水灌溉的速度快得就像闪电一样。 池塘里的水很少,变得污浊不堪,鱼儿都没法游动;浅浅的水井里,青蛙都清晰可见。 人们为了帮助禾苗生长,哪里会推辞这份辛劳呢?只可惜凭借人力,又怎么能让所有的田地都得到灌溉呢。 大家哪里是担忧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呀,真正害怕的是像李通(“李三咽”可能用了相关典故,寓意遭遇困境)那样连基本生存都成问题。 天空中飘着几片微薄的云彩,本以为会下雨,可最终也没下起来,这云彩就好像在人们眼前晃悠,给人空欢喜一场。
关于作者
宋代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