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陵三咽不待糁,重义轻身诚果敢。 首阳一死甘如饴,未觉此身真𡒄坎。 丈夫有志穷益坚,肯为猩唇贱昌歜。 髙门下筯罗甘珍,大脔觜拌不供啖。 吾侪朝饭不谋夕,惟有生刍缘我斩。 富当学礼贫忌测,莫遗覊愁到颜色。 两公虽槁道则腴,每食空多信何益。 纵令日兴费万钱,大似鹓鶵见鸱吓。 我今藜藿还苦并,尚喜刚肠柰烧炙。 自营半饱固已劳,忍取畿人重三尺。 去年避贼奔如流,百区不易金一钩。 县官布德速置邮,奉行一律亡劣优。 但知捜粟逃身尤,吁嗟富民思故侯。
舍弟以诗贷粟邵叔旸次其韵
译文:
这首诗整体是围绕着道义、贫富态度等内容展开,包含了多个典故和复杂的情感,以下是较为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
于陵子仲即便连咽三口粗食,也不等待菜来佐餐,他重义轻身,真是果敢之人。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却甘之如饴,也没觉得自己的人生真的困厄不堪。
大丈夫有志向,越是穷困就越坚定,怎肯为了吃那猩猩的嘴唇,而轻视昌歜这种普通食物。富贵人家高门之下筷子罗列着各种美味珍馐,大块的肉随意摆放也吃不完。
我们这些人早上有饭吃却顾不上晚上,只有那喂马的干草因为我的缘故被割取。富贵时应当学习礼仪,贫穷时不要胡乱揣测,不要让羁旅愁绪表现在脸上。
邵、李二位虽然生活清苦,但道德却十分丰厚,每餐虽空空如也,只是空有诚信又有什么益处呢?纵然每天花费万钱去享受美食,也不过像鹓鶵见到鸱鸟发出的恐吓声一样毫无意义。
我如今吃着粗茶淡饭还觉得苦涩,不过还欣慰自己有刚强的性格能忍受生活的煎熬。自己谋求半饱的生活本来就已经很操劳了,又怎忍心再去搜刮百姓加重他们的负担。
去年为躲避贼寇四处奔逃,像流水一样,百亩田地都换不来一锭银子。县官布施恩德,快速传递消息,但执行起来都是一个样子,没有优劣之分。
只知道搜刮粮食来逃避自身的罪责,唉,那些富人们都思念起从前的贤侯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