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硕夫池亭赏莲

胡床麈尾挥长柄,风和入座花容靓。 乍开还合晚照中,修竹佳人倚春暝。 此间此景乐最深,世路好恶君酌斟。 下车何必笑冯妇,投杼未免疑曾参。 江山信美来者稀,渊明独与田父违。 谁云宁食艾三斗,不如杯行莫停手。

译文:

在池亭中,我倚靠着胡床,手持着长柄的麈尾悠闲地挥动,微风轻拂,带着和畅的气息,徐徐入座。此时,池中的莲花在风中摇曳,花容显得格外秀丽、明艳。 那些莲花在傍晚的余晖中,时而微微绽开,时而又轻轻合拢,宛如羞涩的佳人。旁边修长的竹子,就像是佳人在这暮春的昏暗天色中静静地伫立。 身处这样美好的景色里,我感受到了无比的快乐,这是世间少有的乐趣。而在纷繁复杂的人生道路上,是是非非、好与坏,都需要你自己仔细地斟酌衡量。 不要像别人嘲笑重新操起旧业的冯妇那样轻易去评判他人的选择;也不要像曾参的母亲听到谣言就怀疑儿子那样,轻易被不实的言论左右。 这江山景色确实美丽至极,可懂得欣赏、能真正体会这份美好的人却很少。就像陶渊明,他独自选择了归隐田园,与那些世俗的达官贵人分道扬镳。 谁说宁愿吃下三斗苦涩的艾草,也不愿饮酒作乐呢?还是尽情地举杯畅饮吧,不要停下手中的酒杯,好好享受当下这美好的时光。
关于作者
宋代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