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似有晴意继而复阴作望晴

一夜翻河落瓦沟,平明山霭欲全收。 正疑础润云生足,直怕天明日探头。 倐忽去来观聚蚁,现前起灭悟浮沤。 占晴不问黄衣使,已向鸟乌声际求。

译文:

这一整晚,大雨如天河翻转,从瓦沟倾泻而下。到了天亮的时候,山间的雾气似乎快要完全消散,让人觉得天晴有望。 我正怀疑房柱下的基石湿润,是不是意味着云气又要从地面滋生起来。心里真担心,这天空就算出了太阳,也只是偶尔露一下头,马上又被乌云遮住。 那天气就像匆匆来去的蚂蚁一样变幻不定,看它们时而聚集时而散开。眼前这天气的变化,就像水面上的泡沫,时起时灭,让我领悟到世事无常。 我也不再去问那掌管天气的黄衣使者何时天晴,已经从鸟雀的鸣叫声里去探寻天晴的迹象了。
关于作者
宋代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