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携家筠荘露坐池上分韵得谁字

累石骊泉十丈围,周遭种柳未成丝。 溪童掬水得明月,山客扫花安屈巵。 一榼团栾儿女语,四更历落斗牛垂。 拦街白叟笑相问,倒着接䍠歌者谁。

译文:

堆叠起来的石头环绕着一泓泉水,那泉水直径足有十丈宽,四周种上的柳树,枝条还没长出如丝的嫩叶。 溪边的小童伸手捧起一捧水,那水中竟好似捧着一轮明月,山间的客人清扫着落花,然后摆放好弯曲的酒器。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饮一壶酒,孩子们叽叽喳喳说着开心的话语。到了四更天,天上的斗宿和牛宿星星稀疏地垂挂在天空。 街头的白发老翁笑着过来询问:那个帽子都戴反了,还一路唱歌的人是谁呀?
关于作者
宋代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