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上人访筠翁于筠溪草堂袖诗为赠雨中告别将有雁荡之行屡挽不肯留索诗甚急以偈送之

一壑翛然听雨眠,君来着语破云烟。 肯随鸥狎清江上,欲趁鸿飞白日邉。 童子不应多一指,学人正自少三拳。 急行啗蔗逢佳境,春笋出林啼杜鹃。

译文:

朴上人前来筠溪草堂拜访筠翁,他袖子里揣着诗作为见面礼。当时正下着雨,他告别之后就要前往雁荡山。我多次挽留,他都不肯留下,还急切地向我索要诗作,于是我用这首偈语送他。 在清幽的山谷中,我悠然自得地听着雨声入眠,你前来用言语打破了这如云雾般的宁静氛围。 你本可以像那与海鸥嬉戏的人一样,在清澈的江面上自在相伴,却要像鸿雁一样,向着那白日的边缘急速飞去。 就像童子不需要多余的指引,求道的学人还欠缺着关键的领悟。 你匆匆前行,就如同吃甘蔗一样,即将迎来美好的境遇,那时就像春笋从林间破土而出,耳边还会传来杜鹃的啼鸣。
关于作者
宋代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纳兰青云